![图片[1]-5万物之正(是、正)-善米](https://shanmi.online/wp-content/uploads/2024/12/微信截图_20241212054831.jpg)
“是者,直也。从日正”。段注说:“以日为正则曰是。从日正会意,天下之物莫正于日也”。“是”字是由上“日”和下“正”字组成。上篇我们讲了“直”为灯火向上时的形态,那么古人为何又说“日为正则曰是”,“直”与“正”的区别又是什么呢?
![图片[2]-5万物之正(是、正)-善米](https://shanmi.online/wp-content/uploads/2024/12/图片1-13.png)
我们知道在白天的午时是太阳的影子最短的时刻,也是早上日出和傍晚日落的“中点”。时刻太阳正好居于“正中央”的位置,它不偏于左也不偏于右。所以不用“相助”。古人将在这个位置上的一切称为“正”。故“是”字最上边的“日”,与下边的“茎”同居于“正位”,而两侧的旁枝位居于“左右”。
![图片[3]-5万物之正(是、正)-善米](https://shanmi.online/wp-content/uploads/2024/12/微信截图_20241212054844.jpg)
由此我们可知,“正”为中间的“屮之茎”,就像中午的太阳一样。“直”为旁支的“屮之𠃊”,就像向上的火苗一样。“隐”为旁枝的“屮之一”,就像倒下或消失的火苗一样。“曲”为“受物之形”,就像蚕薄或蚕虫一样。“正”是“直”的最终“结果”,而“直”是“曲”的当前“目标”,所以《左传》说:“正直为正,正曲为直”。

《小篆之性》是一本记录刻下灵感的书,本书记录了马征在2020年-2021年和他朋友们的相关聊天内容。由于信息量过多,每天都来不及整理和校队,只能将重要的内容信息记录下来。所以文中可能有断句错误、白话字和错别字,请见谅。
© 版权声明
1,本站文章为原创作品,版权归归作者。2,未经作者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发布。3,如果需要转载作品,必须注明出处。4,未经作者允许,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