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1]-8人心相别(俗)-善米](https://shanmi.online/wp-content/uploads/2024/12/038e772b9b08f511b9c63fae5940ac20.jpeg)
“俗”最早出现的是金文,由四个部分组成,左边是一个谦卑的人。
![图片[2]-8人心相别(俗)-善米](https://shanmi.online/wp-content/uploads/2024/12/c0be825e1bc2a84e6ba228df727766d7.jpeg)
右边上和中是两个“八”字,也是两个人谦卑的人,但是正好相反(背对背)。都是由“人”构成的。说文解字说“八,別也。象分別相背之形。”左边是“一个恭敬的人”“右上面、右中都是两个有分别的人”,可以说他们不信天、不信地,只相信人。
因为天地在他们“口”中都是人的“分别”来组成。这也是在底层且十分卑微相当多的一群人,正所谓“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即谈天说地,各执一方之人。“我执”即“分别”。右侧的“天地之道”小,左侧的“人道”大,说明自己非常努力的生存,但除了自己,留下更多的是“怀疑”。
![图片[3]-8人心相别(俗)-善米](https://shanmi.online/wp-content/uploads/2024/12/7aa8e19d7701237a05366bb0909e5f1b.jpeg)
古人讲的更大更广阔,“分别”其实本源来是“非”这个字。说文解字说:“非,违也。从飞下翄,取其相背”。是两个鸟的翅膀各自飞向一边。它是代表“两个神明”之间的分离,通过取类比象到了人道中就成了我们自己。正所谓“天大、地大”“不如人大”,这是分别心导致的结果。
![图片[4]-8人心相别(俗)-善米](https://shanmi.online/wp-content/uploads/2024/12/图片16-12.png)
所以甲骨文的造字方法,上下左右、左右,是天、地、人阴阳比例的分割方法。多和少取决于我们自己的“一念之间”,往深一步看每一个字即“分别心”的化身。因为完美是不存在的,要想真正做到“不俗”就需要我们逆向思维来思考。正是古人讲的要随时“胸怀天下”,才能不入“俗套”!
![图片[5]-8人心相别(俗)-善米](https://shanmi.online/wp-content/uploads/2024/12/图片17-12.png)
真正理解一个文字其实就能“开悟”,因为每个字都是“完整而又不完美的”。甲骨文的精髓是“天地之道”,天地之道的精髓是“人心”,人心的之上是“起心动念”,念头一“动”既成“甲骨”。故道生之“一”为意念,是我们当下的起心动念“一刹那”的心念的波动。每一片甲骨,都是自己无数个念头不同时空的展现方式,它属于不同时空的每一个自己。
![图片[6]-8人心相别(俗)-善米](https://shanmi.online/wp-content/uploads/2024/12/1e107133e26e65023d760e8d46ca3510.jpeg)
上图为我们当代人对“俗”字的解读。

《甲骨之势》是一本记录刻下灵感的书,本书记录了马征在2018年-2020年和他朋友们的相关聊天内容。由于信息量过多,每天都来不及整理和校队,只能将重要的内容信息记录下来。所以文中可能有断句错误、白话字和错别字,请见谅。
© 版权声明
1,本站文章为原创作品,版权归归作者。2,未经作者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发布。3,如果需要转载作品,必须注明出处。4,未经作者允许,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