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1]-4神之抽丝(经、典)-善米](https://shanmi.online/wp-content/uploads/2024/12/5be0eb98240d64eff59315f3312a3853-1.jpeg)
什么是“经”,什么是“典”。看看“丝”字,茎的作用是什么?“丨”,“通也”,很多根“丨”“束”起来的力量是“典”。经:夫礼,天之经也。【注】经者,道之常,典:【说文】典,五帝之书也。【尔雅·释言】典,经也。【书·舜典】愼??五典。【注】五典,五常也。
“经”为天地之道,“典”为人之道,人的力量小,看看“共”字,我们之前讲过“兵”字,“天子”是“天之子”为“人”之主,这是一个由下及上“举”的动作,如果说“兵”是孤军奋战,难幺“典”就是集体冲锋,“五帝”在这里代表所有人之意,也是不同时间和空间的位移。
![图片[2]-4神之抽丝(经、典)-善米](https://shanmi.online/wp-content/uploads/2024/12/41_EB86.png)
“典”的目标是“经”,但“人”的寿命有限,不能够在有生之年“觉悟”,这个“时间”位移以后发展为“编年体史书”,“空间”位移以后发展为“纪传体史书”,两者共同组成了我们的“历史”,我们古人之所以记录“典集”,是想让大家“集体觉悟”,能看明白吗?
![图片[3]-4神之抽丝(经、典)-善米](https://shanmi.online/wp-content/uploads/2024/12/8742a363-5181-42bb-bf7b-cbe9e344df57.png)
就像一根火柴易“折断”,一捆火柴很难折断,至于出现那个“二”就很简单了,上面一横是“天”下面一横是“地”,上面一横是“天”下面一横是“地”,“天地之上”为“神明”为“道”,也就是我常说唯独大家目标向上才是一致的,所有的“丨”都是v联通天地之道的“通道”,而能够直接联通天地的人最初是“皇帝”,这个字整体讲的是“人”,老子德道经中讲“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
所以“历史”是帮助人类“觉悟的”,我们喜欢讲的“读经典”就是读的“天地之道”与“人之道”,因为文字最初创立是给人使用的,一般小动物和植物庄稼看不懂,我们当代“历史学家”真正缺乏的是“天地之道”。如果从小“读经”那么现在就能突破自身当下认知的维度空间。但如果我们一般的小孩子只读经不读典,同样也会全部变成“哲学家”面临的现状。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