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1]-嘉量总论-善米](https://shanmi.online/wp-content/uploads/2025/02/嘉量总论.png)
《老子道德经》说:天大,地大,人亦大。古人说的大字,其实并不是与天地比肩的含义。《孟子》尽心下篇说: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因为大是充实之美之后,具有光辉的状态。那么什么是大?
小篆的大字是由弯曲的一和入字组成。我们把这两个部分整体想象成一个果实,那么一就代表果皮,入就代表果毛。《说文解字》说:入者内也。象从上俱下也。毛就是向内收缩的光辉。
万物到达至极后凝聚而成的形态为实,期间这种由内向外的充盈状态为美。随之产生的光辉为大。所以大是万物到达至极后光辉充盈时的样子。
这种源源不断不断向外充盈的光辉,也正是孔子讲的仁者爱人之心。所以《礼记》礼运篇说:人者天地之心也。……禽兽艸木皆天地所生,而不得为天地之心。……天地之心谓之人,能与天地合德。果实之心亦谓之人,能复生艸木而成果实。
《老子帛书》说:大曰筮,筮曰远,远曰反。大充盈的状态不会一直不变,随着时间的延续会逐渐衰落。就像一颗果实由充盈到落地的过程一样。衰落是因为内部的光辉在逐步减少。这时的美也会随之而改变。
古人把光由外而入内、由上俱下的整个过程称之为美。《说文解字》:嘉者美也。善也,所以因人心所善者而为之制。古人将上述天地之美的整个过程,用五个嘉量的容器来进行量化和测量。因为容器中的每梨粟米,都是天地与人之善心所会聚而成。
《汉书》律历志上篇说:夫量者,跃于龠,合于合,登于升,聚于斗,角于斛也。所以斛合之器为上善之美,可测天地角合之善。龠斗与升之器为下善之美,可测天地跃聚与登之善。上下之善可测,则人心可定矣。
© 版权声明
1,本站文章为原创作品,版权归归作者。2,未经作者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发布。3,如果需要转载作品,必须注明出处。4,未经作者允许,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