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1]-石拱桥中的阴阳之道-善米](https://shanmi.online/wp-content/uploads/2024/12/图片34-1.png)
我们看上面的图,是一座再普通不过的石拱桥了,但它的背后仅仅只是一座桥吗?现在科学技术非常发达,比这座桥结构稳固的设计每年都在更新,但我们想过没有,古人为什么应用这个设计一用就是上千年?这背后仅仅只有课本上说的,圆形拱桥具有稳定性这么简单吗?石拱桥背后到底有什么支撑起了千年的时空?
这还得用我们的象思维来解读。这个世界上的一切科学技术统统称之为“术”,古人认为在术之外还有“道”的存在。术是可以日益进步更新的,但是道却万古不变,古人设计这座桥的背后一定有道的存在了。用眼睛看拱形桥只有实体存在,当我们用心去看才恍然大悟,原来桥的下面是空的,水下的倒影与桥的上半圆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圆。
黄帝内经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这是天地之道啊!水倒影是有形的半圆,中空的石拱桥是无形的半圆。一阳一阴,一虚一实,一上一下,组成一个太极圆。这还没有完,我们每天都走在了无形的道之上(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是何等的荣幸和幸福啊!但我们却不知道(百姓日用而不知)。
看完了这些古代的教具,相信大家又一次被震惊了!现在还敢小瞧先祖,还敢说我们祖先没有伟大的设计吗?我们需要从“心”认识祖先,这样的设计方式其实是当时最低廉的教育工具了。现在的科技越来越发达,投资了千百亿的大项目建设文化产业,最后的结果却收不回万分之一。老百姓对自然社会和自己还是不能够充分的认识,甚至厌倦了生活,开始对未来充满畏惧。此时此刻我们不如看看先祖是怎样做的,也许这就是“大音希声,大道无形”“寓教于乐”的社会生活吧。

《阴阳之道》是一本记录刻下灵感的书,本书记录了马征在2017年-2018年和他朋友们的相关聊天内容。由于信息量过多,每天都来不及整理和校队,只能将重要的内容信息记录下来。所以文中可能有断句错误、白话字和错别字,请见谅。
© 版权声明
1,本站文章为原创作品,版权归归作者。2,未经作者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发布。3,如果需要转载作品,必须注明出处。4,未经作者允许,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