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1]-5灵光乍现与神明自得-善米](https://shanmi.online/wp-content/uploads/2024/12/未标题-1-9.png)
我学习经典的方法就是,将生活的点点滴滴都按照经典进行“格物”。方法可能一句话就写完了,但做到却需要每天24小时坚持“自律”。开始肯定很不习惯,但量变到质变的时候会“灵光乍现”,读经典真的就像经典讲的“神明自得”,总感觉有一个人在旁边告诉自己一样,但回头左右看仍是只有自己。
有时不用思考就能瞬间找到心中的答案,那种感觉真的无法用言语来表达,才渐渐明白了经典的良苦用心。没有心法的学习过程其实永远是被动的,而经典教我们的是“无中生有”呀,是永远处在不败之地的方法。没有答案自己会寻找答案,没有问题自己会提出问题,没有一切自己会创造一切。
比如说:“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这一连串的相生过程究竟要表达什么?风为天,木为地,酸为味,筋为体。味、体为人道,那么这一连串的时空节点就在表达“天-地-人”的相生过程。从天地的角度去考虑,这是不是取类比象呢?这样就又衍生出来了一个新的思考:天是六气,地是五行。
那么《黄帝内经》三分之一都在讲运气,你看通过这一篇的一句话,就关联到内经的那么多篇章了,这是不是“无中生有”呢?我认为断章取义的研究经典对错并不重要,毕竟现在大部分人学习经典其实都陷入了注解或流派之争的辩论过程,却忽略了其中暗含着最最重要的思维模式和自悟,结果都在日积月累后的“顷刻”“瞬间”产生,当下寻求突破的方法是在“一念之间”。以上是最近自己的心得感悟和大家分享。
马征 写于2018.10.9

《阴阳之道》是一本记录刻下灵感的书,本书记录了马征在2017年-2018年和他朋友们的相关聊天内容。由于信息量过多,每天都来不及整理和校队,只能将重要的内容信息记录下来。所以文中可能有断句错误、白话字和错别字,请见谅。
© 版权声明
1,本站文章为原创作品,版权归归作者。2,未经作者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发布。3,如果需要转载作品,必须注明出处。4,未经作者允许,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