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1]-10不力行 长浮华 成何人-善米](https://shanmi.online/wp-content/uploads/2024/12/未标题-2-2.png)
经典讲的东西不是为了给我们猜的,而是给自己有机会进步的空间,所有答案一定会增长自己的富华,一切大道理定然是繁琐之后简化而来的。这个过程没有人可以替代自己的修行,如果跨过这个过程直接寻求结果看上去懂了很多,可是一到实际问题的时候就漏洞百出。比如一句“金曰从革”只当做名词去解读,那就从根本上失去了经典提出这个问题的意义,圣人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从事物的本源去思考问题,并且真正有能力去解决未来无数未知的问题,光是学习和提问是没有穷尽的,只会越学问题越多。
但若能自己养成这种“格物”能力,就可以解决所有困难,我们一定要体会经典暗含的良苦用心啊!君子有成人之美,成就自己和成就别人是一样的。我们现代最大的问题是质疑,人和人之间信心的缺失,“上士闻道,谨而行之”。可惜现在大多数人处在中下层次,面对经典半信半疑,甚至到了嘲讽的地步。这样在学习之前可能要用很长很长时间先说服自己——“我凭什么相信你”?自设心障,一念起后所有的问题都是这一念的果,我们的心态决定了核心理念的密度。
比如很多同学在学习过程中查了大量百度,我们作为过来人都看得出他是抄袭的,且鄙视这样的行为。这种心态鄙视链貌似很有道理,但换位想想,我们是过了打基础的阶段,可对于那些甚至连名词都没有听说过的初学呢?他们只能去找一些最最基础的资料去学习,谁最开始都是从认字学说话开始的。今天懂了一点,明天就有可能真正入门了,我们似乎只瞧得起比自己能力强的人,可真正能使中华民族强盛的一定是后来人,一定不仅仅是当下的这批精英。
我自己最早就是一个最爱捞干货的过来人,后来发现自己知道的太多了,知道的越多越害怕,无名的恐惧每天伴随自己,大概持续有两年多的时间,一直找不到答案。不是懂得的越多越好吗?一直在内心反问自己。现在看似简单好玩吧!可大家也许未必有我这种感受,真有高处不胜寒体会的人不多。从前我也很多次听说,好像真到自己生病了,下药治病真的费劲。
我有好多次开始就治不好,自己给自己看病才体会到,医不自医!学了再多治不好,这个过程太痛苦了,我开始反思自己学这么多有什么意义,这时才真正体会到“一门深入”这四个字,原来是古人在绝望后写下的警言!自己从前学习的都是知识,当然也是靠自己的努力辛辛苦苦搜集来的,但这些东西和自己没有一点联系,因为都是别人给予的,不是自身转化的,就好像注射胰岛素不是来自自己的胰腺一样。学习知识永远都学不完,很庆幸我及时看透了这一点。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