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数卷一总论

图片[1]-备数卷一总论-善米

《列子》天瑞篇:有形者生于无形,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的清浊浑沦未离称为太易,清浊未分之始称为太始,清浊未分之初升称为太初,清浊未分之初降称太素。

清浊为气的整体之势。太易为未见之势,太始为未分之势,太初为初升之势,太素为初降之势。太易、太始、太初、太素合而为太一,此四者均为太一的未分状态。太初为未分之上极,太素为未分之下极。

随后,气由未分变为已分。气的状态也发生了相应变化,由未分的太一之气变成了一片片已分的元气。元者悬也,如悬物在上也,从一从兀。兀者高而上平也。元气越升越高,在众多的元气中,有两片的元气是最大的。其清而上平者谓之天,其浊而下平者谓之地。

最后,元气由气薄变为气厚。所以气之势也发生了相应变化,由轻盈的元气变成了一颗颗发光的精气。精者择也择米曰精,拨云雾而见青天亦曰精。精气越积越厚,在众多的精气中,有两颗的光耀是最大的。其清而至精者谓之日,其浊而至精者谓之月。故天地如叶片,日月如果实。

在日月之外,还有来自五个方向较大的果实,总称为五星。分别为东方之实曰岁星,南方之实曰荧惑星,西方之实曰太白星,北方之实曰辰星,中央之实曰镇星。这些同样会发光的果实,也是由元气上充而成,总称为五天。分别为春时之苍天,夏时之昊天,秋时之旻天,冬时之上天。

《物理论》说:星者元气之英水之精也,皆由水而兴。原者水泉夲也,衆水始所出为百源。不论是元气和精气,它们均由太一的清浊之气变化而来。太一之清气以元气为主,太一之浊气以原气为用。元气和原气相交于上极谓之元气,元气和原气相交于至极谓之精气,元气和原气相交于下极之原气。

《白虎通》日月篇说:天左旋日月五星右行何,日月五星比天为阴故右行。天地与五天均如天之叶片,叶片属木为阳故左旋而生。日月五星均如天之果实,果实属金为阴故右行而降。左旋的本质是因为元气多而精气少,右旋的本质是元气少而精气多。故《逸周书》武顺篇说:天道尚左,日月西移。地道尚右,水道东流。人道尚中,耳目役心。

马征 写于二零二三年六月二十一日

© 版权声明
THE END
点赞0赞赏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