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蒌桂枝汤天花粉+桂枝汤。葛根汤葛根麻黄+桂枝汤。瓜蒌桂枝汤从药上分析,可以看出,从肺达表。葛根汤从药上分析,可以看出,从大肠达表。
![图片[1]-22伤寒治水中的阴阳之道-善米](https://shanmi.online/wp-content/uploads/2024/12/4ba4d3a7176b5687e474abef15194304.jpeg)
一个作用在上焦津液亏虚,表稍未解。一个作用在中焦津液亏虚,表闭未解。
![图片[2]-22伤寒治水中的阴阳之道-善米](https://shanmi.online/wp-content/uploads/2024/12/debc2c8680d0d1fdd5e5db8cb7af695e.jpeg)
从能量趋势团整体分析,亡津液就是亡阳,同理阳的载体也是津血。皮肤层用麻黄,肌肉层用桂枝。中焦层用姜枣草。这是常态用法。如果想从里达表那就是协同工作,姜降胃枣补脾草护中,携带桂枝走血分穿透肌肉,携带麻黄打开皮表,从而达到出汗驱邪的目的。
再详细点那就是,大枣左旋生荣血助桂枝,生姜右降补卫气助麻黄,甘草生中气转动协同四象。气分血分都充足以后自然流露到体表,所以小孩子最容易出汗,因为更接近先天过度到后天的初始状态。毛孔汗腺、肌肉、血、筋、骨髓,每一层淤堵都会导致病变,所以要先掌握常态。
五脏为积,六腑为聚。积属阴而有定处,聚属阳而无常形。肝之积曰:肥气。心之积曰:伏梁。脾之积曰:痞气。肺之积曰:息贲。肾之积曰:奔豚,世人谓之:气块。能量从内而外,堵在脏腑层面了,就要通和温。
葶苈大枣汤:水饮在胸,能量不能从内达表。
半夏茯苓汤:水饮在脾胃,能量不能从内达表。
泽泻汤:水饮在中下,能量不能从内达表。
五苓散:水饮在胃肠,能量不能从内达表。
防己黄芪:水饮在皮肤,能量不能从内达表。
防己茯苓:水饮在肌肉,能量不能从内达表。
猪苓汤:水饮在膀胱,能量不能从内达表。
肾气丸:水饮在肾脏,能量不能从内达表。
每一个方剂,在熟悉条文的前提下,把它看作是一个具有升降出入的能量团。比如说奔豚,内经说:肾之积为之。它是少阴整体的心肾这条通道的互化过程中出现了堵塞问题。
能量赌在下面了,我们用真武汤附子汤这类的方剂。
能量堵在脐下了,我们用苓桂枣甘汤这类的方剂。
能量赌在中焦了,我们用苓桂术甘汤这类的方剂。
能量赌在上焦了,我们用桂枝甘草加桂汤这类的方剂。
能量堵在左右了,我们用奔豚汤这类的方剂。
从下上冲的过程不如称作人体修复自己的过程,正因为有东西堵住有形和无形的能量气化了,导致了心肾不能交济。现在学习伤寒论大多局限于条文本身,或在大数据和方药上做文章,而忽视了学习的初心。我们应该从内经大的天地升降出入的角度去理解。可大可小可升可降可内可外,正是太极的核心思维。枣哥讲了有两年多了吧,我们应该应用到实践和临床当中去,真心感恩枣哥带我进入中医之门的大道。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