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鱼的历史其实非常悠久,据《山海经》记载:“睢水出焉,东南流经于红,其中多丹粟,多文鱼。”说明早在战国时期我国湖北一带已有了彩色的文鱼,因其俯视观赏形状像汉字“文”而得名。从明代金鱼由池养进入盆、缸饲养后,花色逐渐增多。
![图片[1]-养金鱼中的阴阳之道2-善米](https://shanmi.online/wp-content/uploads/2024/12/图片1-32-1024x683.png)
“水中仙子”与“病态之美”:金鱼那胖嘟嘟的小肉球就像刚出生的婴儿一样,非常讨人喜欢。游动时散开的尾巴在水中翩翩起舞,故常被文人墨客称颂为“水中仙子”。然而,金鱼是公认的鱼类中最难养的鱼,因为它的身体太脆弱,需要精心呵护才能活下来,所以有人又称它是一种“病态之美。”
说起养金鱼的艰辛历程我深有体会,换水时若温差超过两度,金鱼就会像人一样容易感冒;如果没有及时更换新水,金鱼会因水内粪便污染而中毒;每隔三两天吃的食物过多时,又容易得肠炎;在北方的冬天金鱼无法像鲫鱼那样在外面过冬,只有搬进屋子才能生存,所以古人总结了十大养金鱼秘籍:“一曰晒水。二曰清底。三曰换水。四曰下食。五曰产卵。六曰分盆。七曰上网。八曰点缀。九曰加盖。十曰添暖。”
养金鱼的疑惑:养金鱼是一件极需要耐心的事,养的时间长了会慢慢生出一个疑惑:既然金鱼这么难养,为什么古人还要养呢?仅仅是为了看它在水中可爱优雅的姿态吗?这个问题始终伴随着自己养鱼的过程。直到有一天给鱼换水时,发现有一只兰寿得了肠炎,它痛苦的在水中挣扎的样子,让我恍然大悟!
![图片[2]-养金鱼中的阴阳之道2-善米](https://shanmi.online/wp-content/uploads/2024/11/71ab0d3c6373e2a56013fa6ea06f2365.jpeg)
可爱体型感悟:起初看着金鱼圆圆的肚皮和大大的头非常可爱,但反过来想一下,这同时也是它身体最大的负担,其实是脾胃严重虚弱的特征。另外,金鱼就像婴儿一样是没有独立生存能力的,需要人每天精心呵护。这不禁想到了自己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童年生活。
饲养水温感悟:金鱼需要经常换水、调节水温、添加消化细菌,因为它们身体真的是弱不禁风,受到内外一点的变化都会生病甚至威胁生命。想起自己从小体弱多病的样子,几乎度日如年的在医院打点滴,一遇到风寒风热流行感冒肯定第一个先病倒,童年几乎都是靠药物和家人的照顾才熬过来的。
饲养密度感悟:在生活空间方面,基本上一个60cm的鱼缸最多不能饲养超过3条金鱼,而其他类型的鱼可以饲养8条左右,可见金鱼的适应能力相较其他鱼种是很差的。这就像现在从高楼大厦中出生长大的独生子女一样,一旦离开父母进入社会,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几乎为零,而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员。
综上所述:通过对金鱼的格物渐渐发现,人的一生相对金鱼而言是长久的、不易体察的,但金鱼一生的“年轮轨迹”却是我们能够亲眼在当下看到的。养金鱼原来是在时刻提醒自己,如果我们每天每时每刻安逸享乐不劳而获,那么未来的自己不就像当下的金鱼一样吗?!尽管我们当初是那样的“爱她”。
马征 2018.10.4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