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1]-古琴中的阴阳之道1-善米](https://shanmi.online/wp-content/uploads/2024/12/图片1.png)
古籍有“伏羲作琴”的记载,琴是由中华文明之初的帝王创制。汉代《新论》中记载:“神农之琴,以纯丝做弦,刻桐木为琴。至五帝时,始改为八尺六寸。虞舜改为五弦,文王武王改为七弦。”在先秦时期琴被用于伴奏和演唱,称为“弦歌”。琴的型制于东汉晚期确定。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汉初七弦琴结构简单,音箱较小,共鸣声小,尾部为实木,面板无徽位。徽位”是说古琴上的音位,按哪个”徽位”哪根弦发哪个音,接近现在吉他的品位记。
![图片[2]-古琴中的阴阳之道1-善米](https://shanmi.online/wp-content/uploads/2024/12/微信截图_20241208185404.jpg)
古琴中有“池水”。在古琴背部的各个空洞名称中都隐含一个水字。如图从下至上分别为:“声池、承露、轸池、龙池、足池、凤沼、韵沼”。用心分析发现这些水都是蓄积而成的,它藏在琴的背部,弹琴时是看不到它的存在的。过去农村用水不方便,到了夏季都还有积水池来收集雨水备用。这就是中医讲的肾精中的水封藏越多,来年春天能用的就越多。所以在古琴当中这些池水是琴弦的体,而真正应用它的是“琴弦”。
![图片[3]-古琴中的阴阳之道1-善米](https://shanmi.online/wp-content/uploads/2024/12/微信截图_20241208185459.jpg)
![图片[4]-古琴中的阴阳之道1-善米](https://shanmi.online/wp-content/uploads/2024/12/图片2.png)
我们看弦这个字,左边一个弓,右边一个玄。弓是做什么的呢?中医讲“木曰曲直”,拉弓时是不是曲?射出的箭是不是直呢?但弓箭最重要的寓意是一种蓄势待发的状态,因为水积蓄足了之后就要应用了。继续看右边这个玄字,北方为水为玄武的化身,所以玄是水的代表,是不是说明了弓所用的能量来源呢?
![图片[5]-古琴中的阴阳之道1-善米](https://shanmi.online/wp-content/uploads/2024/12/图片3.png)
古琴中有“岳山”,岳其实是所有山的总称(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在琴头这个凸起的地方就是岳山了。看岳这个字,上面一个丘下面一个山。丘是小土峰的意思,山上的小土峰就是岳,岳是最高山峰的意思。古琴造型的最高点就是岳山,它就像大洋中的一个小岛凸起在琴头。而上面的琴弦是不是从琴头的最高处向琴尾的最低处流动呢?正所谓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现在的古筝中的品,就是把古琴的岳山增加了若干个后形成的。
![图片[6]-古琴中的阴阳之道1-善米](https://shanmi.online/wp-content/uploads/2024/12/图片4.png)
古琴中有“音色”。那什么是音色呢?其实这个词最早是两层意义。《黄帝内经》中说“目者,五脏六腑之精也,营卫魂魄之所常营也,神气之所生也。”“目者,心之使也。心者,神之舍也”,也就是说眼睛是心灵在外面派遣的使者,那么心是神明居住的地方。所以“色”其实是心中的神明所动而通过眼睛来观测的。其实声音也是如此,《乐记》中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是不是经典讲的都是这个道理呢?音和色都是人体心神的外显而建立起来的。
所以声音会随内心变化而变化。《大戴礼记·少问篇》说:“商汤通过声音选取人。”《文王·官人篇》“六征观人法”中有“听声处气”的办法。因此通过聆听其发出的声音,就可以判断每个人的心神状态。古琴的音色整体上分三种,即泛音、散音、按音。泛音代表天、按音代表人、散音代表地。泛音玲珑剔透像天一样空灵清越,散音浑厚如钟像大地一样坚实厚重;按音或虚或实或清越明净或沉浑宏亮像人一样丰富多变。所以宋代《琴史》中说:“昔圣人之作琴也,天地万物之声皆在乎其中矣。”
![图片[7]-古琴中的阴阳之道1-善米](https://shanmi.online/wp-content/uploads/2024/12/图片5.png)
另外琴面上圆而敛法天为阳,背板下方而平法地为阴。琴中的所有元素都是从这个上圆下方的琴路中演绎而来的。由以上可知,古琴中有火(凤、造型似火),有水(水池、琴弦),同样也有山(岳山)。火为天道,水为地道,山为人道。那么综合所有元素看,一件琴中就又一次同时出现了天地人。从一件古琴的造型中可以看出,真是的处处不离天地,处处不离阴阳,它就是一件道器,是上天送给后人的一件神圣礼物。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