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中的阴阳之道

书法先修中锋,大小二篆即为中气。道在道外,学中医可以下研究跳舞,乐器,书法,建筑等。推荐大家看看林糊糊的视频讲座,先练习一横一个月,竖一个月,写好了再去练曲线。无极生太极,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体动成形,点线面形体,无一不依赖于中气,中锋即中气。书法是一个人的心电图。平民都是医生,字如其人,这就是道在道外,琴棋书画都在演绎着道,象即卦,卦即数,数即时空,时空即阴阳。

图片[1]-书法中的阴阳之道-善米

这幅字没有行气和气息,看似工工整整每个字都非常标准。

图片[2]-书法中的阴阳之道-善米

但这是从局部去考虑的,相对于细节更重要的是行间气的意义,相对于行间气更重要的是整片气息的贯穿。如果把一个字看作一个宇宙,那么每一笔都是动态的,把每一行看作一个宇宙,那么每一个字都是动态平衡的,把整篇书法看作一个整体那么每一行就是一点。书法是一个人一瞬间的心电图。

图片[3]-书法中的阴阳之道-善米

傅山的小楷心经,已经把书法和中医哲学融汇为一体了。

图片[4]-书法中的阴阳之道-善米
图片[5]-书法中的阴阳之道-善米

每一个个体又是一个整体,总是快要倒的时候,突然来一笔逆转回头。

图片[6]-书法中的阴阳之道-善米

横纵顺逆正是五行的形式,书法和中医是一样的,就连书写形式为什么从右上开始也是一个阴阳互化的过程(天道左旋地道右旋,天地之间是谓中气)。因为大地上的万物来自于天,是我们对天的一种感恩(我们的古书都是从右向左翻的对不对?其实就是这个道理啊)。处处离不开阴阳,处处离不开中锋。

图片[7]-书法中的阴阳之道-善米

这些最初的字都是不完美的,但正是因为不完美才显得整体平衡呀!(洛书横纵斜相加都为15说明了这个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动态中追求相对的平衡对不对?)。这也揭示了一个道理,开始我们可能都不顺心,但通过后天努力也能达到阴阳平衡。这个过程就是调节阴阳比例多少的过程,这不就是我们的中医吗?中医调节四象八方靠的是中气的推动,而书法的行笔走势一样也是靠的中气,行家称作“中锋”。

中锋在每一笔,在每一行,在一整篇。它无处不在,无影无踪,却又贯穿始终。而能够调节当下运笔中锋的多少,就是我们的心了。所以古人讲看一个人的字,就知道一个人的全部信息了。相信古人发明它一定不是偶然的,这背后有大道有阴阳的支撑,并不仅仅是我们现代讲的书写方式。

图片[8]-书法中的阴阳之道-善米

书法中有天地造化,从起笔-运笔-回笔,再到起笔,形成了一个从有形墨汁书写文字到提笔气化的全过程。我们的意念就这样创造出一张纸中的”宇宙”来了,是不是很神奇?

图片[9]-书法中的阴阳之道-善米

我们看的五行圆运动是顶视图,是平面的,是太阳系那个大圆盘。而书法从右至左是侧视图,是波浪的。为什么从右上开始,因为右为阳为天。这就是西方科学讲的双螺旋。但我们的祖先以生活中最普通的家常道具,就把宇宙人生的真谛传递给子孙了。学习书法也是在学习中医,学习中医也要多学习书法。推而广之,世间的一切都应该是如此,可能我们不得法门,认识不到,从而忽视了它的存在。

圆形头像图片
用户头像
写在后面
《阴阳之道》是一本记录刻下灵感的书,本书记录了马征在2017年-2018年和他朋友们的相关聊天内容。由于信息量过多,每天都来不及整理和校队,只能将重要的内容信息记录下来。所以文中可能有断句错误、白话字和错别字,请见谅。
© 版权声明
THE END
点赞0赞赏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