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马征|2024.07.11

马征:在阅读原文的时候,尤其是这种“正名”的原文语句,一定要尤其注意。比如“谓之XX”,“谓XX”“XX者…..也”“曰XX”等,名的定义不仅一本经典适用,所有古代书籍都会按照这个标准统一标准来书写。因为这些是真正觉悟的圣人书写给后来的事实标准。

学生:嗯,体会到了,现在越来越多的是体会,不是“明白”——我得好好复习文字了。现在总觉得词不达意

马征:这就是问题所在,如果能读懂背后的如此复杂的逻辑,甚至会拍桉叫绝。我现在写的这些内容比之前仔细很多,这些庞大的前后之间的关联程度,早就比之前的那些图片超多很多倍了。而你所表达的方式只有“描述看法”,也就是输出自己的观点为主。这其实是最不重要的,在古人的表达逻辑中,也可以说都是废话。你可以等同于不讲理的一种表达逻辑方式,如果只有观点和看法,它就等同于白学了。现在市面上大多数人都是这样。

学生:我可能只是在践行中体会到这些细节的变化了,没有在逻辑上彻底明白。但最近读完这些,真的可以真实体会到仁义礼智信的不同“心”的状态,也真的是“词穷”。

马征:还有一点是,为什么我可以表达观点和看法,因为我是基于了大量的事实根据以后,发表的观点和一些看法,这些观点和看法如果没有庞大的数据作为支撑,那它也会一文不值。其实我一直把我的观点当做是将这个数据串联起来的描述总结,如果你仔细体会就会发现这其中的奥妙。

学生:是静坐时可以体会到,怎么说呢,反正说不清楚。唉,反正就是越来越不敢说话,也不会说话了。可能到了一个瓶颈,我回头再从头到尾学习一下。

马征:你也可以把它简介等同于“无我”,这个“无我”并不是失去自己评判的权利。你可以换一种方式去理解,你就相当于是这些圣人的助手,它们说的是一类的统统给他整理到一起,说的不同的单独在给他们分类。换句高情商说法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做事,可以让你节省几生几世的业缘,这很重要。这不是会不会说的问题,是你一直在表达你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从来没有听过过来人是怎样讲的。文字讲了这么久了,按理说早就具备了独立探索的能力,但你还是选择让他们先听你的。并不是一直要这样去做,是你从来都没有这样去做的问题、。

学生:我觉得我现在是不想表达了。对于圣人言,听到做到就好,我没什么想说的,也不像以前那样想要去改变世界。先听话做好传承守正。

© 版权声明
THE END
点赞0赞赏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